|
采样机工作流程采样机的工作流程围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展开,不同类型的采样机(如针对固体、液体、散装物料等)流程略有差异,但核心步骤一致,以下是通用工作流程: 1. 启动与参数设定• 设备启动前,根据物料特性(如粒度、流量、均匀性)和采样标准,通过控制系统设定采样参数,包括采样频率(如每小时1次)、单次采样量、采样点位置等。• 自动化采样机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物料状态(如输送带物料厚度、流量),确保采样条件符合预设要求。 2. 样品采集 • 采样装置(如刮板式取样器、螺旋钻、取样管等)按照设定参数,在指定位置(如输送带中部、物料堆不同深度)接触物料,采集初始样品。 • 例如:皮带输送的矿石采样时,刮板会定时从皮带横截面刮取少量物料,确保涵盖不同位置的物料。 3. 样品输送 • 采集的初始样品通过输送装置(如螺旋输送机、管道、皮带)被传送至破碎或缩分环节。 • 此步骤需避免样品遗撒或污染,保证样品完整性。 4. 样品破碎(如需要) • 若初始样品粒度较大(如块状物料),进入破碎装置(如颚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将样品破碎至较小粒度(如直径小于10mm),便于后续缩分和分析。 5. 样品缩分 • 破碎后的样品量通常较多,需通过缩分装置(如二分器、旋转缩分器)按比例缩减样品量,保留少量(如原样品量的1/10)仍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 缩分需遵循“随机均等”原则,确保缩减后的样品能反映整体物料特性。 6. 样品收集 • 缩分后的*终样品被输送至样品收集装置(如样品桶、密封袋),完成收集。 • 部分采样机会同步留存备份样品,以备复查。 7. 设备复位与清理 • 采样完成后,采样装置、输送装置等复位至初始位置,部分设备会自动清理残留物料,避免交叉污染,为下一次采样做准备。 整个流程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联动,减少人工干预,确保采样过程规范、样品代表性强,为后续物料质量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上一篇采样机缩分器工作原理下一篇采样机的原理和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