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质工业分析仪工作原理煤炭全自动工业分析是通过自动化仪器对煤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大指标)进行连续、自动测定的过程,其原理基于传统手工分析方法的自动化升级,核心是利用煤炭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热稳定性、燃烧特性等),通过精密控温和传感器检测实现指标测定。 1. 水分测定(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 • 原理:基于煤炭中水分在一定温度下可蒸发的特性。 全自动仪器通过程序将煤样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全水分通常在105-110℃,空气干燥基水分在102-105℃),在干燥气流(如氮气或空气)中加热至恒重,通过称量煤样加热前后的质量差,计算水分含量(水分=(加热前质量-加热后质量)/加热前质量×100%)。 • 自动化体现:仪器自动完成称样、升温、控温、计时、称量及数据计算,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2. 灰分测定 • 原理:基于煤炭中可燃物(有机质)燃烧后残留无机矿物质(灰分)的特性。 仪器将煤样置于高温炉中,在空气氛围下按程序升温(通常从室温升至815±10℃),使煤中有机物质完全燃烧氧化,无机矿物质残留形成灰分,通过称量残留物质量与原样质量的比值计算灰分含量(灰分=(灰分质量/原样质量)×100%)。 • 自动化体现:自动控制升温速率(如缓慢升温避免煤样爆燃)、恒温时间,自动完成灼烧后冷却(防止吸潮)和称量。 3. 挥发分测定 • 原理:基于煤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产生挥发性物质(如甲烷、氢气、焦油等)的特性。 仪器将煤样放入带盖瓷坩埚中(隔绝空气),置于900±10℃的高温炉中快速加热7分钟,煤中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挥发物逸出,通过加热前后煤样的质量差计算挥发分含量(挥发分=(加热前质量-加热后质量)/原样质量×100%-水分含量)。 • 自动化体现:自动控制炉温、加热时间(严格控制7分钟),确保隔绝空气环境,避免挥发物二次燃烧。 4. 固定碳计算 • 原理:固定碳是煤炭除去水分、灰分、挥发分后的残留物,无法直接测定,需通过差减法计算: 固定碳=100%-水分%-灰分%-挥发分%。 全自动仪器的核心优势 通过自动化控温、自动称量(高精度电子天平)、程序控时和数据自动处理,实现全程无人干预,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如温度波动、称量偏差),同时提高分析效率(可连续测定多个样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广泛应用于煤炭生产、发电、焦化等行业的质量检测。 |